• 首 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活动    三下乡好故事
三下乡好故事

讲好“三下乡”故事丨访支书小燕,共探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30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参展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作者:林涵仪

  摄影:曾慧婷

  团队名称:广东科技学院赴阳江农文融旅突击队

  该单位已参展5期


正文1567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在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作为广东科技学院赴阳江“农文融旅”突击队的一员,怀揣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忱与期待,踏上了前往岗美镇那排村的土地。此次前行,我们的核心任务是探寻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路径,而与村支书李红燕的对话,无疑成为这次实践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到那排村党群服务中心,眼前的景象虽不繁华,却透着一种质朴与亲切。服务中心的小院里,几盆绿植在阳光下生机勃勃,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走进服务中心,墙上挂着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工作照片,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村庄的发展历程。

  不一会儿,一位身着简约衬衫、扎着马尾,脸上带着温暖笑容的女士走了进来,她就是村支书李红燕,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小燕支书。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热情,那是一种对乡村深深的热爱和想要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决心。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故事,就这样在温馨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

  小燕支书开始讲述她返乡的故事。她出生在那排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小时候,村里贫穷落后,交通不便,村民们大多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看着乡亲们辛苦劳作却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大学毕业后,她在城市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过着安稳的生活。然而,每次回到家乡,看到村里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她内心深处的那份牵挂和责任便愈发强烈。“我总觉得我应该回来,为家乡做点什么。”她坚定地说。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劝说,毅然决然地回到了那排村,成为了一名基层干部。

  刚开始的时候,工作并不顺利。村民们对她这个年轻的女支书充满了质疑,认为她没有经验,干不了实事。但她没有气馁,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她挨家挨户地走访,了解村民们的需求和困难,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无论是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还是村里的发展规划,她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最好。渐渐地,村民们开始信任她,愿意跟着她一起干。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燕支书意识到传统的农业销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寻找新的销售途径。于是,她开始探索电商助农的道路。

  然而,对于那排村的村民来说,电商是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概念。很多村民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更别说在网上卖东西了。面对这些困难,小燕支书没有退缩。她从零基础自学视频拍摄、账号运营、视频剪辑,带动村里的干部们一起运营抖音账号。通过电商助农,那排村的农产品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村民们的收入也大幅增加。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小燕支书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排村,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小燕支书又开始了短视频破圈的尝试。她自己注册了抖音账号,开始拍摄和发布关于那排村的短视频。

  从拍摄那排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到记录村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从介绍那排村的特色农产品,到展示那排村的传统民俗文化,她的短视频内容丰富多样,充满了乡土气息。

  在与小燕支书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她对青春力量的期许。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回到家乡,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的发展需要新鲜的血液,需要年轻人的创新和活力。”她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有知识、有文化、有想法,他们能够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推动乡村的快速发展。”

  她的话让我深受触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推动乡村发展的重任。在这次实践中,我看到了那排村的发展潜力,也看到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排村,关注乡村发展。

  奋斗绘就新画卷,实干筑梦新征程,作为新时代勇立潮头的青年,我们会继续推动乡村繁荣,将持续提升能力,锤炼过硬本领,以青春作笔,书写时代华章!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



上一篇:人物丨深海藏真章!浙传校友张铎巍执笔爆款《藏海传》!
下一篇:讲好“三下乡”故事丨退伍老兵谭卫华——从边疆哨卡到百姓餐桌的奉献之路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东区G区49-4邮编: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