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单位:淮阴工学院
作者:王瑞
摄影:高琳
团队名称:银龄守护实践团
该单位已参展1期
正文1436字
预计阅读时间3.5分钟
医养中心的走廊弥漫着消毒水与旧时光交织的味道,日光透过斑驳的窗棂,在地面上洒下一片片光影。我们带着准备许久的老年健康宣讲稿,怀揣着紧张与期待,踏入这片宁静又略显寂寥的天地。
余爷爷坐在角落的藤椅上,身形佝偻,像一棵饱经风雨的老树,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深深浅浅的沟壑,浑浊的眼眸望着窗外,对我们的到来似乎置若罔闻。
“爷爷们、奶奶们,咱们先来活动活动身体,做一套健康趣味手势操,对身体可好了!”队员小高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平静,他一边说着,一边举起手中的卡片,上面写着我们精心编写的口诀。“手心对掌心,五脏得安宁;手指轻相扣,病痛都赶走 。”小高念着口诀,率先示范起第一个动作,其他老人纷纷响应,笑着抬起手,笨拙却认真地模仿着。
我拿着卡片,走到余爷爷身边,蹲下身轻声说:“爷爷,一起活动活动,对您身体好。”余爷爷微微侧头,目光落在卡片上,沉默片刻,轻轻点了点头。我拉起余爷爷的手,带着他做动作,他的手瘦骨嶙峋,皮肤松弛,手上的老年斑如同岁月的勋章,手背上青筋凸起,微微颤抖着,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沧桑 。“手心对掌心,来,像这样。”我慢慢引导,余爷爷努力跟上节奏,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极为艰难,却又无比专注。做“手指轻相扣”时,他的手指总是对不准,尝试了几次都失败了,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沮丧。“没关系,爷爷,咱们慢慢来。”我轻声安慰,帮他调整手指的位置,终于,他成功地扣上了手指,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纯真的笑容。
在做“手腕轻转动”时,余爷爷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怀念:“我年轻的时候,手可巧了,做木工、修机器,啥活儿都不在话下。”我笑着回应:“爷爷,您现在也很棒,看这手势操做得多认真。”他轻轻摇了摇头:“老了,不中用了,这手抖得,连个简单动作都做不利索。”我握紧他的手:“爷爷,您别这么说,多练练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做完手势操,我们开始进行健康宣讲。余爷爷听得格外认真,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讲到预防高血压的小妙招时,他还不时点头,像是想起了什么。宣讲结束后,余爷爷不知哪来的力气,突然站起身,说道:“我以前会跳舞,给你们跳一段。”大家纷纷鼓掌,目光聚焦在他身上。音乐流淌,余爷爷却僵在原地,手脚似乎不听使唤,眼神里满是慌乱与无措。我见状,立刻跑过去,拉住他的手:“爷爷,我陪您跳,就像做手势操一样,一步一步来。”
我带着余爷爷,随着音乐的节奏慢慢舞动,他的手依旧抖得厉害,却紧紧攥着我的手,像是抓住了生命中的温暖与希望 。周围的老人也跟着节奏拍手,脸上洋溢着笑容,整个活动室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一曲舞毕,余爷爷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却笑得格外灿烂。他跑到护工身边,急切地说:“录下来了吗?一定要发给我女儿,让她看看。”小王连忙点头:“放心吧,爷爷,肯定发给她。”离开医养中心时,余爷爷站在门口,手里紧紧握着我们给他的口诀卡片,朝我们挥手告别。车子渐行渐远,我望着后视镜中余爷爷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
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深刻明白,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健康知识和简单的娱乐活动,更是在这些老人心中种下了温暖与希望的种子 。也许手势操和舞蹈并不能改变他们日渐衰老的身体,但那掌心间传递的温度,那陪伴与鼓励,能让他们在孤独的岁月里感受到被关爱,被重视,让他们在生命的余晖中,依然能绽放出温暖而灿烂的光芒 。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