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活动    讲好校园故事
讲好校园故事

消息丨《陕西日报》:东盟青年邂逅西安鼓乐

发布时间:2025-08-01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参展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该单位已参展11期



正文1104字

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  


  7月28日,《陕西日报》第4版要闻版,以《东盟青年邂逅西安鼓乐》为题,深入报道了西安外事鼓乐团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青年和平对话会上演奏唐代宫廷乐舞《七德乐》,并引发热烈反响及相关文化交流的情况,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东盟青年邂逅西安鼓乐

本报记者 刘枫 王姿颐

▲7月27日,西安外事鼓乐团演奏唐代宫廷乐舞《七德乐》。本报记者 刘枫摄

  7月2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青年和平对话会上,由西安外事鼓乐团13名艺术家演奏的唐代宫廷乐舞《七德乐》,赢得现场中外嘉宾的阵阵掌声。

  “这次演奏的《七德乐》是唐代三大乐舞之一,使用了大鼓、建鼓、双云锣、箜篌、笛、管子、笙等传统乐器,通过各种声响交融混合,展现了激昂恢宏的大唐气象。”西安外事鼓乐团青年艺术家高湲说,希望以音乐为媒引发中外青年的情感共振,增进大家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西安鼓乐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起源于唐代燕乐,后融入宫廷音乐,完整保留了唐宋宫廷音乐的风貌,庄重、肃穆、高雅。2009年,西安鼓乐成功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外事鼓乐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立足传统,融入现代,服务大众,奠基未来”为己任,致力于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曾到国内20多个省份和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观众累计10余万人次。

  文莱青年代表柯柳廷是音乐爱好者。“看了《七德乐》演奏后,我被流传千年的艺术深深震撼。不管是演出服饰还是舞蹈动作都很精彩,尤其是打鼓的部分,很帅气、很有韵律。文莱有一种传统乐器叫鼓铃铛,和这次演奏用的鼓很像。我希望有机会可以参与中国和文莱在音乐方面的互动,见证两国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合作。”柯柳廷说。

  友谊是代代接力的事业,由前人守望,由青年传承。作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世界青年和平大会”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一,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通过青年和平对话会、东盟青年大联欢、深度参访等形式,邀请东盟十国青年了解中国、走进陕西,通过多元化的交流形式,进一步增进各国青年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唱一带,舞一路,山水相连常往常来;有你在,有我在,情谊相融心同在……”青年和平对话会尾声,中国和东盟青年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共唱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主题曲《等你来》。“借助音乐这个纽带,我们和各国青年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作为一名青年,我希望继续参与泰国和中国在教育、经贸、艺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泰国青年代表郑感蜜表示。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



上一篇:讲好“三下乡”故事丨热依木·玉苏甫:泥土中淬炼的非遗守望者 用半生坚守续写土陶传奇
下一篇:讲好“三下乡”故事丨掌心的温度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东区G区49-4邮编: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