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活动    三下乡好故事
三下乡好故事

讲好“三下乡”故事丨用所学知识哺育家乡的奶山羊

发布时间:2025-08-14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参展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左怡莎

  摄影:卫雨

  团队名称:绿构酵能·富平羊业助农

  该单位已参展1期



正文共2314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夏日的阳光滚烫,灼烤着关中平原腹地——我的家乡富平。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站在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村口,目光越过低矮的土墙,落在远处起伏的山坡上。成群的奶山羊点缀着葱茏的绿色,像散落的珍珠。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泥土气息和隐约的羊膻味,这是刻在我骨子里的乡愁。作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这个暑假,我带着一个朴素的愿望回来:用我学到的一点点知识,为这些陪伴我长大的奶山羊,为依靠它们生活的乡亲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哟!莎莎回来啦?快进屋来,外头晒得慌!”爷爷洪亮的嗓门打断了我的思绪。他古铜色的脸上刻满风霜,笑容却像这七月的阳光一样热乎。我跟着他走进熟悉的农家小院。几只奶山羊拴在角落的树荫下,正低头慢条斯理地啃着干黄的秸秆。旁边一个破旧的搪瓷盆里,堆着些蔫巴巴的西瓜皮和烂菜叶子,散发着微酸的气息。羊儿偶尔抬头,眼神似乎带着点无精打采的倦怠。

  “爷爷,这大夏天的还好,有这些瓜皮菜叶凑合喂着。可眼瞅着入了秋,冬天可咋办啊?”我忍不住蹲下身,摸了摸一只小羊羔有些粗糙的毛。爷爷脸上的笑容淡了,重重叹了口气,烟袋锅子在鞋底磕了磕:“唉,老法子呗,就靠这点子干秸秆顶着。年景不好时,不够吃,就得咬着牙花钱买干草。贵啊!羊还不肯好好长膘,愁人呐!”他粗糙的手指指向院子外不远处的地头,“你看那边疯长的构树,一丛一丛的,绿得晃眼,年年砍,年年长,除了占地方烧柴火,能有啥用场?白白糟践了地力!”

  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一片生机勃勃的构树在烈日下肆意舒展着枝叶,绿得发亮。这景象猛地刺痛了我——就在回村的路上,我还路过一个杂草丛生的废弃园子,锈迹斑斑的牌子依稀可辨“杂交构树种植示范基地”的字样。一个念头如同电流瞬间击中了我;废弃的构树园,地头疯长的野生构树,乡亲们为冬季饲料发愁的叹息……这些碎片,难道不能拼出一张解决困境的蓝图?

  就在我几乎要陷入迷茫时,记忆深处的一束光被点亮了!在学校时我的老师曾带领我们参与过“杂交构树育肥奶山羊关键技术研究”的课题。我几乎是冲回临时落脚的小屋,翻箱倒柜找出那些被我仔细收藏的学习笔记和研究资料。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一行行数据和结论变得无比清晰;杂交构树叶粗蛋白含量高达18%以上,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经过益生菌科学发酵处理后,其营养价值可替代10%以上的优质苜蓿干草;最关键的是,发酵饲料易于长期保存,解决了鲜饲料的季节性难题!那一刻,我的心跳得飞快,脸颊发烫。这不正是为我家乡奶山羊越冬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吗?既盘活了荒废的构树资源,又能大幅降低养殖成本,甚至还能改善羊肉品质!构树,这被乡亲们视为“无用”的草木,在我眼中瞬间变成了点石成金的“魔法棒”。

  我迫不及待地拨通了项目组汪老师的电话,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语无伦次地描述着家乡的困境和我的发现。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汪老师爽朗而坚定的声音:“莎莎,这是个好方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支持你!我和张老师准备一下,尽快去富平,咱们一起把这个技术推广开!”导师的支持像一剂强心针,瞬间驱散了我心头所有的忐忑。

  汪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温和却充满力量:“莎莎,改变观念不容易,尤其是涉及到他们赖以生存的羊。咱们不能光坐在这里讲,得‘沉下去’,走到他们中间去。” 张老师也鼓励道:“对,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讲他们最关心的事。”

  于是,我们改变了策略。宣讲会暂停,我们仨顶着正午最毒的日头,开始挨家挨户地“扫村”。汗水浸透了衬衫,黏糊糊地贴在背上。我鼓起勇气,敲开一扇扇或熟悉或陌生的院门。

  “张婶,在家吗?我是莎莎啊!听爷爷说您家去年冬天有几只羊掉膘掉得厉害?您试试我们说的那个发酵构树饲料呗?营养足,好消化,保证能让羊儿吃得壮实,毛色油亮!”我站在张婶家的羊圈旁,指着里面几只体型偏瘦的羊,语气真诚又急切。

  “刘叔,您看您家地头那构树,长得比庄稼还旺,砍了还费劲。您不用花一分钱买它,只要按我们教的方法处理一下,就能省下老大一笔买饲料的钱!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啊!”在刘叔家堆满玉米的院子里,我掰着手指头给他算经济账。

  为了让更多村民学会,我们还把构树发酵过程拍成了宣传片。宣传片发到抖音、快手上后,引来不少点赞和评论,还有邻村的人打电话来咨询。 

  我们还印了很多传单,挨家挨户发放。有次去李大叔家,他正在给羊喂秸秆。“大叔,您试试这个发酵构树呗,保准比秸秆强。” 我递过传单,给他详细讲解。李大叔半信半疑地接过,“行,我先少弄点试试。” 过了几天,他专门找到我,高兴地说:“莎莎,这构树还真不错,羊吃得欢实多了!”

  我们还经常到各个羊场指导饲喂。有个规模稍大的羊场,老板一开始担心影响羊奶品质,不敢用。我们给他看了科研数据,又帮他做了小范围试验。结果发现,羊奶品质不仅没受影响,产量还略有提升。老板这下彻底信服了,立马开始大规模使用发酵构树。

  日子一天天过去,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用发酵杂交构树喂羊。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有次路过王大爷家,他拉着我去看他的羊:“你看这羊,长得多壮,毛色也亮堂。前几天卖了几只公羊,价钱比以前高了不少呢!”

  这个暑假,虽然很累,但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家乡的奶山羊产业出了份力。看着家乡的奶山羊吃得更好,村民们的收入更高,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价值。

  未来,我还会继续关注家乡的奶山羊养殖,把学到的知识更多地运用到实践中,让 “富平奶山羊” 这个金字招牌更加响亮。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



上一篇:消息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学校作品再获佳绩!
下一篇:讲好“三下乡”故事丨一村喜丧,半生守望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东区G区49-4邮编: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