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活动    三下乡好故事
三下乡好故事

三下乡丨山东理工大学学子菏泽行

发布时间:2024-09-26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参展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王贝宁  王博

  该单位已参展1期

正文共3459字

预计阅读时间8.5分钟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名学子前往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董口镇进行三下乡。在当地小学进行支教及农村乡村振兴的实践调研。

  2024年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鱼翔孟渚”实践团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董口镇崔泗庄完小进行支教活动及社会调研。本次活动是菏泽市政府联合开展“小荷学堂”支教活动,为期21天,在此期间,实践团成员们不仅用爱心和知识,为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美好时光,还深入农村调研,了解到了更加真实的新时代农村。

  “鱼翔孟渚”实践团到达董口镇崔泗庄,当地团委书记接待了大家并安置了实践团成员,随后带领大家来到村委会与村支书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当地环境和基本情况并就小学的招生问题进行探讨。

▲图为“鱼翔孟渚”实践团在镇政府合影,王贝宁摄。

▲图为与当地村支书了解学校招生情况,王贝宁摄。

  即日,“鱼翔孟渚”实践团开展了支教招生活动,实践团成员热情接待了前来报名的家长与学生,并详细解答了家长们的各种问题。随后与家长们签署了安全协议书。为确保支教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鱼翔孟渚”实践团召开了一场以“安全”为主题的家长会,与家长建立更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为后续支教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至此,招生工作完成,随后将正式开启课程教学。

▲图为与家长签署安全协议书,刘海敏摄。

▲图为开展“小荷学堂”安全教育家长会,刘海敏摄。

  本次支教开展了星火阅读、安全防护、电影启蒙、奥运精神、党史学习等专项主题课程,课程内容极具亮点。

党史学习

  首先,重中之重的就是党史学习。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历史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

  在党史教育课上,实践团成员王博向同学们讲解了“一二·九”运动。通过PPT展示,同学们了解到“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事情经过与历史意义。之后通过问答互动,加深同学们对该历史事件的记忆,如运动的爆发时间、发生地、口号、领导组织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相信学生们将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爱国精神,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党史教育,王贝宁摄。

红色电影

  红色电影往往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影像展现了革命时期的艰难险阻和英勇斗争。让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刻认识到如今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先烈们。

  7月25日,“鱼翔孟渚”实践团组织崔泗庄完小的学生们在教室集中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以生动的画面和紧张的情节,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的艰苦卓绝,志愿军战士们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毅然投身战场。他们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通过观影,同学们可以更生动地理解历史和社会,培养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图为孩子们观看红色电影,王贝宁摄。

奥运精神

  支教期间时值奥运,中国奥运,承载着国家的荣誉,彰显着民族的精神。实践团成员胡云峰通过音频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奥运之旅。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孤胆之旅

  1932 年,面对日本的重重压力与恶意造谣,刘长春毫不退缩,毅然代表中国踏上洛杉矶奥运会的征程。当时的中国代表团人数稀少,仅有六人,且多数是临时拼凑。可刘长春的坚定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国人,展现出中国人的坚韧与自信。尽管最终他未能在赛场上取得耀眼佳绩,但他勇敢地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先河。他的努力和坚持,成为中国体育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其勇气和决心,更是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的生动象征。

  中国奥运代表团一路走来,从 1932 年刘长春的单枪匹马,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发展,实现了从弱到强的巨大转变。从最初面临的艰苦条件,到如今运动员们拥有全面的保障,中国代表队不仅改善了运动员的生活和训练环境,更在国际赛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在奖牌榜上登顶,这一辉煌成就背后,凝聚着无数体育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在激荡人心的音频和胡云峰生动的讲述中,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奥运赛场的激情与荣耀之中。他们听到了中国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拼搏故事,感受到了每一块奖牌背后的汗水与坚持。从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如今众多中国健儿在各个项目上争金夺银,孩子们被中国奥运的辉煌历程深深吸引。

  中国奥运精神,不仅仅是在赛场上争金夺银,更是一种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信念。相信在未来,这些孩子们会以中国奥运健儿为榜样,用拼搏和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述奥运精神,王贝宁摄。

爱国担当

  8月1日,山东理工大学“鱼翔孟渚”实践团组织学生们在崔泗庄完小操场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升旗仪式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向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升旗仪式,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提高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文化自信。每一次升旗仪式都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洗礼,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

▲图为举行升旗仪式,邢立伟摄。

安全防护

  支教期间,“鱼翔孟渚”实践团为孩子们带来反诈小课堂。当今社会,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孩子们也需要增强防范意识。实践团成员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讲解了各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重要的反诈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图为反诈课堂照片,王贝宁摄。

  支教的最后,实践团成员与学生们一起拍摄了合照。镜头中,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实践团成员们欣慰的神情相互辉映。这张合照定格了无数个温暖而美好的瞬间,它不仅是这段支教时光的见证,更是实践团与学生们之间深厚情谊的象征。在这短暂的相处中,实践团成员们用心传授知识,用爱陪伴成长;孩子们则以饱满的热情和求知的渴望回应着这份关爱。

  除了支教活动外,本实践团还注重对崔泗庄乡村振兴的调研。采用教研一体的实践方式,与当地村民进行亲切交谈,旨在通过此次调研,了解更加真实的新时代农村。实践团成员走进了当地老人的家中,看到了农村年轻人的流失和老年劳动力的廉价,同时也看到了科技给农村带来的福祉。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就业帮扶车间负责人进行交流

  除了对农村各户村民的调研,本实践团积极响应“三下乡”的号召,深入乡村,走进了崔泗庄的扶贫就业车间,亲身感受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和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这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扶贫工作的实际成效,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

  崔泗庄扶贫就业车间主要从事挑拣成型的木棒,并将其加工制作成切蛋糕的模具。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实践成员一踏入车间,就被眼前紧张有序的工作场景所吸引。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工具,对木棒进行仔细地挑拣和分类。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技巧。经过挑拣的木棒被迅速传递到下一道工序,工人们在机器的辅助下,将木棒加工成精致的切蛋糕模具。车间负责人热情地向大学生们介绍了车间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情况。经理表示,这个扶贫就业车间的建立,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以前,这些村民们大多只能靠务农维持生计,收入微薄。现在,有了这个车间,他们不仅有了稳定的工作,还能学到一技之长,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当地经理负责人欣慰地说道。

  在与工人们的交流中,大学生们了解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曾经的贫困户。一位大姐激动地说:“以前家里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在车间上班,每个月都能有不错的收入,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还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份工作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为实践团与就业帮扶车间工人合影,王贝宁摄。

  此次实践活动,对于崔泗庄完小的学生们来说,是一次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宝贵经历;对于“鱼翔孟渚”实践团的成员们而言,也是一次锻炼自我、实现价值的难忘之旅。它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欢乐,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追求梦想。

  虽然支教活动已经结束,但这段充满爱与温暖的记忆将永远留在大家的心中,成为激励彼此前行的动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公益的力量,我们也会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继续传承和发扬“坚守初心、托举梦想”的“鱼翔孟渚”实践精神,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育,为孩子们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图为“鱼翔孟渚”实践团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

上一篇:三下乡丨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三下乡丨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东区G区49-4邮编: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