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已缴纳2024会费会员单位风采:四川轻化工大学

发布时间:2024-11-14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会员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

  会员类别:会员单位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坐落于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和宜宾市,是一所集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优先培育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四川省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历史沿革:学校是一所“三线建设”西迁的本科高校。1965年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的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自贡市组建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对外称之为“652”工程。1979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与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自贡教育学院四校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2018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校具有近60年本科和20年研究生教育历程。

  基础建设:学校占地面积4443亩,建筑面积175万余平方米,现有李白河、汇东、宜宾、黄岭四个校区。国有资产总值超过百亿元。图书馆面积9.45万平方米,纸质文献总量318万余册,电子图书255万册,中外数据库212个(含子库)。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02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近33.4%;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超85%;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等省部级以上专家27人次;聘请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00余人。

  学科建设:学校现有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电子信息、机械、教育、美术与书法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

  人才培养:学校现有21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4万余人。半个世纪来,学校共培养了24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德岳、原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良等一大批杰出校友。

  学校现有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3门国家一流课程,50门省级一流课程,1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学校现有中国白酒学院、中国彩灯学院、氟材料产业学院等八个产业学院。

  近三年,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500余项。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科学研究:学校2023年科技活动经费达到3.1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1项。

  学校拥有国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矿山尾渣资源化利用、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四川省工程实验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绿色催化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白酒数智化管理与生态决策优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社会服务:学校始终坚持“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战略。在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种关键材料研制领域解决了一大批行业“卡脖子”难题。围绕白酒产业构建了“从一粒粮食到一滴美酒”的全链条科技布局,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学校是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示范先进单位,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近300项,创造经济效益达百亿元。

  国际合作交流:学校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8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累计培养了来自60余个国家近千名的各类留学生。近20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实习、考察或联合培养,每年近百名教师出国(境)学术交流和访学。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联合举办“视觉传达与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半世纪风雨,半世纪砥砺,半世纪辉煌。四川轻化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持“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省属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新征程。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


上一篇:消息丨新疆农业大学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公益课
下一篇:小故事丨村庄的立冬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东区G区49-4邮编: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