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秘书处
  • 专委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课题
    • 课题研究
    • 论文征稿
  • 政策文件
    • 政策方针
    • 战略学会文件
  • 专题活动
    • 讲好校园故事
    • 三下乡好故事
  • 会员服务
    • 入会指南
    • 会员风采
    • 查询服务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活动    三下乡好故事
三下乡好故事

三下乡丨郑州科技学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09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参展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作者:范海香

该单位已参展1期

正文共1657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与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号召,并深入贯彻中国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示精神。7月,郑州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有为青年”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登封市垌头村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从践行传统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之路出发,紧密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将理论融入实践,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团队立足实际,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挖掘专业文化特色,致力于乡村产业建设。他们先后多次开展技术兴农活动,从导游服务规范、导游业务、旅游接待业和导游词撰写等多个方面对乡村企业进行指导,赋能乡村经济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团队成员走进田间地头,贴近基层群众,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领悟“自讨苦吃”的使命担当,引导青年学子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传统文化发展焕发新的光彩,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参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

“咱村有戏”戏曲文化活动工作

  7月6日下午,“有为青年”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团队成员与《咱村有戏》导演组的见面会结束后,经过带队队长的商讨后将《咱村有戏》工作分组名单确定后正式进入工作岗位,迅速投入工作。工作共有赛事报名区、视频宣发区、舞台布置区、乐队彩排区四大块,又细分为报名统筹、医疗兼外联组、拍摄组、直播组、后期组、宣发组、计分组等工作岗位。团队成员一切活动听从村委会与导演组的指挥,按照安排的定位进行,积极配合好各位领导工作。本次活动通过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以千乡万村戏曲活动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探索戏曲文化与乡村旅游、节庆旅游和文创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将“咱村有戏”打造成一张惠民生、暖民心、促发展的“文化名片”,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以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在比赛“咱村有戏”活动现场工作,登封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吴建华为总指挥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接待旅行团

参观“会唱歌的村庄”

  7月7日上午,“有为青年”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开始了接待旅行团的工作。接待过程中,成员们对旅行路线进行了合理的引导,带着游客们进入《再现朝阳沟》的剧场,指引游客在剧场表演黑暗的环境坐到位子上,让游客们更快地适应剧场特定的环境,有更好的体验。在接待旅行团过程中,“有为青年”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的每个成员都发挥了自己的一技之长,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不论是郑州大学的社会实践团还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生调研团队,为旅行团的游客朋友们详细介绍了垌头村的历史和特色之处。通过这些天的导游接待活动,团队成员们不仅扎实了专业基础,也对这座小村庄也有了更深刻地了解。更培养了团队成员们的耐心和责任感,为接下来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团队成员为郑州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讲述垌头故事

入户调研,提高环保意识

  7月12日上午,实践团到达后在村委会的介绍和带领下,深入村民家中,收集他们对村庄未来发展的建议,并向村民宣传科普环保知识。在采访中,村民表示近些年村庄的变化很大,做饭从煤炭、柴火变成了天然气,更加安全、有效、环保。未来如果可以将村里的沼气纳入开发,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节省支出费用。走访后实践成员高满庭说:“看到挨家挨户的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政策带来的巨大改变,帮助村民们解决了诸多民生问题。同时我们也会学习并宣传这里的乡村振兴理念,让全国更多的农村村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在使清洁环保理念深入百姓家中。

▲团队成员范海香采访村民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


上一篇:三下乡丨集美大学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指南丨申报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单位及个人会员流程详解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东区G区49-4邮编:100020